数字营销新闻资讯

Google & Facebook 大咖实战经验分享,带你玩转外贸营销

2025中国Facebook合规使用观察:注册路径与监管框架双重明确


2025年,随着国际交流需求升级,中国用户对Facebook的合规使用需求持续增长。目前,国内已形成“政策明确合法场景、技术支撑合规访问、注册流程标准化”的使用生态,用户需在监管框架内完成账户创建与使用。

政策先行:三类主体可申请合法访问权限

根据2024年修订的《中国互联网国际连接管理办法》,三类主体可依法申请访问权限,这是创建和使用Facebook的前提。 涉外企业经商务部门认证后,可向省级网信部门申请专用通道,审核周期约20个工作日;高校科研团队凭课题证明可申请教育网专线;重大国际活动组委会则能获得临时接入许可。成都某跨境电商IT负责人表示:“通过企业通道注册后,每月需提交使用日志,确保合规性。”

流程标准化:合规访问后四步完成注册

在合规访问基础上,Facebook账户注册流程已形成标准化操作。 第一步,通过合规渠道接入国际网络,如企业选用中国电信“全球通企业版”服务,个人科研人员借助“学术桥”设备;第二步,访问Facebook官网并点击“创建新账户”;第三步,依次填写真实姓名、有效联系方式、安全密码及出生日期(需符合平台年满13岁要求);第四步,完成信息提交等待验证。

验证关键:不同主体差异化审核要求

身份验证是注册关键环节。 平台会向填写的邮箱或手机发送验证码,输入后即可激活账户。普通合规用户完成基础验证即可,而特殊群体需额外审核:北京大学某教授透露:“用学校专线注册时,需额外报备研究主题,验证环节更注重用途审核。”激活后,用户可上传头像、完善简介,通过搜索功能添加好友,并自定义隐私设置控制信息可见范围。

安全防护:技术监测与用户操作双重保障

为保障账户安全与使用合规,多重防护机制已落地。 技术层面,所有合法接入通道均搭载“净云5.0”AI系统,实时监测内容并追踪访问行为,每帧画面均嵌入数字水印;用户操作层面,注册后建议开启双重验证,通过WhatsApp或身份验证器增强账户安全,同时避免使用虚假信息、频繁切换IP等高危操作,降低封号风险。

需求分层:不同群体使用场景各有侧重
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群体注册使用需求呈现分层特征。 商务人士通过企业通道维护海外客户,科研人员依托专线追踪学术动态,备案的内容创作者则需经人工审核后发布帖文。此外,微信“国际版朋友圈”已实现与Facebook的文字内容互通,进一步便利合规使用。

业内专家指出,当前的注册与使用模式,既通过政策与技术手段守住安全底线,又满足了实质性国际交流需求。 随着数字贸易规则深化,未来或有更灵活的合规方案落地,但国际平台在华运营需符合数据安全法规的核心原则始终明确。